同一款药比网上贵倍,实体药店不能靠坑老人生存
文丨宗威
这年头,没点勇气,都不敢去药店买药了。
近日,“感冒花费2000元”、“药店药品价格比网上卖得贵三四倍”等话题频频上热搜。媒体报道中提到了一个很夸张的案例——
一女子带小孩去药店买感冒药,店员给推荐了一款售价168元,说是“效果不错”的药,同时推荐一款药搭配使用,一共是226元。结果女子付完款走出药店,发现这款168元的药网上只要59元。她返回药店要说法,最后以退款退货了结。
社交平台以及相关新闻评论区下,不少网友纷纷留言现身说法,讲述自己在药店买药比网上贵、以及捆绑搭售一堆药品的经历,“控诉”实体药店太坑。
首先要明白一点,实体药店药价比网上贵,主要是因为商业模式的不同。
实体药店为吸引客流,大多开在人流量大的闹市,或者人员密集的小区附近。高昂的房租,加上药师等人力成本,如果药品定价太低、利润不够的话,恐怕开不了多久就得倒闭。
反观电商平台,线上卖药不需要太多额外成本,加上平台之间的竞争,以及厂商直发带来的薄利多销,价格自然就被打下去了。就我个人来说,平时都是网上买药,急用就外卖平台下单,不急用就电商平台买。印象中最近两年只去过一次实体药店,还是前段时间感冒患了“水泥鼻”,外出吃饭路过药店时买了个洗鼻子的。
这其实跟当下所有实体行业,面临线上平台的冲击一样。实体药店药价卖得贵一点,是生存需要,本无可厚非,但比网上贵三四倍,总让人觉得离谱。
虽说药店实行的是市场调节价,但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,“药品经营企业和机构应当按照公平、合理和诚实信用、质价相符的原则制定价格,为用药者提供价格合理的药品,禁止暴利、价格垄断和价格欺诈等行为。”在疫情期间,某些药店因高价售卖特定药物,被处以高额罚款乃至吊销营业执照。
当然价格贵上三四倍,属不属于暴利,需要相关部门进行调查,予以严格的界定。可能有人会说,某款药全国统一定价,主打线上线下无差价,不就好了么?
先不说我国价格法明确,除依法须适用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外,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,就说一款同样的药,如果由不同药企生产,价格差别也会很大。
比如近两年流行的治流感神药奥司他韦,同样是75mg*10粒一盒规格的药,不同药企生产的价格从50多到200多元不等。这要怎么全国统一零售价?
可见,想通过价格管制,来降低实体药店的价格,是不现实的。高药价,取决于它现有的盈利模式。像前面说的,随着医药电商平台的冲击,实体药店的市场份额大大缩减,打价格战是打不过的,如果不能开辟其他的业务增加点,就只能紧着剩下的顾客群体薅羊毛,见一个“宰”一个。
但越是不顾吃相地薅顾客羊毛,同一款药比网上贵倍,实体药店不能靠坑老人生存实体药店的日子就越难——因为高药价会逼得越来越多的人去网上买药,或去社区医院排队拿药。除了在乡镇农村,大多农村老人并不了解如何网购,实体药店仍是不可或缺的存在。有些药店借此深耕老人群体,搞些买药送鸡蛋之类的活动,据说活的还不错。
但更多有远见的药店,现在都尝试转型或多元化经营,比如一方面将药品售卖拓展到线上,另一面深耕线下服务,做身边街坊的“健康管家”,用更加专业、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,来留住客户。用业内人士的话说,药房的转型,是从传统的以商品为中心,转变为以人为中心,主打优化人的体验,提供跟健康相关的增值服务。
从这个角度看,一些药房死贵的要价,与“以人为中心”背道而驰。现在还能仗着信息差,“收割”部分老人群体。但如果这部分人群随着时间缩减,而新的一代人习惯了线上买药,到时这些药店要靠什么生存下去呢?
评论